Blogtrottr
藝文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藝文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藝文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文化部一周年 挑戰仍艱鉅
May 20th 2013, 12:32

作者: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 

去年520,中華民國文化部正式掛牌運作,找來作家龍應台出任第1任文化部長。如今屆滿1週年,這1年來就如同龍應台所言,整個文化部仍處於東倒西歪的階段,就連她自己也不滿意。展望未來,文化部面臨的危機與挑戰仍相當艱鉅,如何在傾聽各界意見後找到問題癥結,並擬訂有效政策,都需要龍應台帶領團隊展現更多創新思維與執行力,開展出新的局面。

◎全新文化部 磨合少不得

成立1年的文化部,納入新聞局與部分教育部及研考會的業務,統領的範圍比起原本的文建會足足增加1倍之多,特別是新聞局與文建會分屬2個不同政策思維與運作模式,整併在一起本身就是項大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給予更充裕的時間,找出團隊合作默契,凝聚共識。

過去1年來,文化部提出包括台灣品牌團隊計劃、藝術銀行、台灣文化光點計劃、7835村落文化扎根計畫等新政策,但主要工作仍放在法規政策的盤點,並召開一連串國是論壇傾聽藝文界與影視界人士的建言。成果如何?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認為,文化本來就需要時間積累,在他看來,文化部1年來的努力「已經做得很棒了!」林懷民說:『(原音)我覺得氣象一新,因為文化的事情是個累積,1年裡面不能算成果,但一切都在開展中,我覺得過去很棒!』

龍應台則坦言,她自己並不滿意文化部1週年繳出的成績單,但她希望外界在批評文化部公務員之餘,也不要吝嗇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同時,龍應台也明確訂出文化部未來1年的目標,希望能夠在重大法規修法上有所突破。龍應台說:『(原音)明年的話,我希望是我們一些基礎的法規,我們在盤點的法規以及基本面,比如文化基本法、比如說博物法,還有電影法、公視法等全部都已經上道了,這是一個中央部會最重要、最該做的事情。』

◎部長光環效應 各界寄望深

身為華人世界著名作家,龍應台出任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確實讓文化部受到外界更多的注目。一項民意調查就顯示,過去文建會時代,只有19%的民眾認識文建會主委,現在卻有高達48%的民眾知道龍應台是台灣最高文化首長。

正因為龍應台的高知名度,使得外界對她的期待更高。不過,1年下來,卻有部分人士質疑她大作個人秀,並建議她不該反客為主,而是應該擅用自己的明星光環,為文化界搭起更多舞臺。民進黨立委林佳龍說:『(原音)妳個人的表現,妳非常會掌握一些契機,大師的對話、與誰有約,但是對於社會大眾來講,我們看不到文化部整個對我們文化風氣的提升,或者是說讓人們覺得說文化工作者更好、更有效率的更多的幫助。妳當然是個明星,但是這個東西怎麼樣轉化成文化部的資產,而不是用文化部作為一個明星演出的舞台,這是我給妳的一個建議啦。』

不過,這樣的批評或許未必全然公平,至少龍應台的光環就獲得企業家尹衍樑的信任,主動捐出新台幣1.2億(400萬美元)支持文化部推動「台灣文化光點計劃」。公視董事改選徵求候選名單時,也有不少知名人士願意跳火坑相助。只是不可否認的,外界的批評其實代表了各界對於龍應台擔任文化部長寄望甚深。

◎影視音界焦慮亟需正視

文化部成立之初,就有人擔心原本新聞局負責的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產業併入文化部後,是否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現在看來,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最近包括音樂界、電影界人士對於文化部多所批評,反應的是他們心中強烈的焦慮感。李安日前直言,多年來電影界提出很多建議,但好像沒有效果;另外也有音樂界人士質疑,流行音樂是政府旗艦計劃之一,主事者卻是電影處出身,根本不理解音樂產業,造成流行音樂業務推廣不出去,效果大打折扣。

對台灣影視界發展有深入觀察,並參與文化部許多評審工作的樂評人陳樂融話說得更重。他表示,原本大家期待新聞局併入文化部後,可以有全新的面貌,結果卻什麼都沒改變。陳樂融說,他可以體諒文化部剛成立,的確需要時間聽聽大家的意見,但他發現1年過去了,從部長到司長、局長,顯然沒有真正學習到東西,他憂心最後可能還是會在原地打轉。他說:『(原音)很顯然1年過去,我沒有覺得他們傾聽或學習到什麼東西,我們很多事情都已經落後了,我們不能在一直等待官員,我們不應該在一直等待,我覺得等待這件事情耗費我們國家太多太多的力氣。』

陳樂融也指出,影視音與傳統藝文政策思維並不相同,文化部對於影視音界應該有更明確的定位與論述,政策推動才會有實質效果。

文化成果需要時間累積,當然急不得,但大環境同樣不會等待台灣蹉跎。在文化部經費嚴重不足,又得面臨中國大陸與韓國的競爭下,社會願意給文化部更多時間與空間,但也希望一切等待與期待都能換得最後甜美的果實。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Media files:
20130514071550668.jpg (image/jpe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m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