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3新北市電影節於5月開跑,蒐羅來自世界各國超過80部的長、短影片;以「自由之窗」為題,昭示電影恰如一扇觀看世界的窗,透過銀幕,觀眾能看見全世界。
「世界正在改變」單元是這次新北市電影節的重要特色,展現出強烈的現實感,探討對象為勞工及弱勢族群。台灣和馬來西亞的熱血影像創作者,則以不同型態的精彩短片《反核短片集》傳達綠色環境理念,表達對社會的關懷及對環境的公義。
時間:即日起至5/19
地點:府中15(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15號)
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5、10廳(新北市板橋區新站路28號10樓)
洽詢電話:02-2965-7186 府中15
02-7738-6608 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謎鹿莊園
導演:維斯特‧凱黎斯
拉脫維亞、奧地利
85分鐘
午夜,一輛車在路上發生意外,肇事的原因是撞上一頭鹿,幸好車上兩位男性、一名女性和她肚子裡的寶寶均安。17年後,那名女性美豔依舊,卻精神耗弱,終日目光失神。她的看護取代她成為這個家的女主人,女兒則繼承了她的美貌,偏執地守護著這個破舊莊園賴以維生的鹿群。
某個週末,當年發生事故時負責開車的友人突然來訪,如今他已是事業成功的商人,帶著一群朋友前來莊園度假,沈積已久的秘密與謊言,隨著這群不速之客獵殺鹿群的槍聲漸漸揭露……
奇異旅程與其他戀愛症候群
導演:約瑟‧安基‧紐安
印尼
90分鐘
婚姻不如意的美麗少婦Ning,希望藉由工作暫且逃離令人窒息的日常生活,避開索然無味的家庭負擔。她在一間傢俱店打工,偶然與司機同事送貨而一起踏上偏遠山路,漫長的車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愛情的火花在他倆之間含蓄地燃起。在此同時,Ning的丈夫則是待在家裡,邊看著配對交友的電視綜藝節目,邊思考身為丈夫在婚姻中理當負起的責任。沒有結束,沒有開端,只有永無窮盡的生活激情……
應許之國,雙重人生
導演:梁英姬
日本
100分鐘
篤信北韓才是人間樂土的父親,把16歲的兒子送往祖國生活,從此再無相見,25年過後,兒子因腦腫瘤而獲准赴日就醫,在重重監視下與家人重逢。鐵幕生活的兒子,自由成長的女兒,懷抱歉疚不知所措的父母,一個終於團圓的家庭,卻被奇妙而尷尬的氛圍所籠罩。當社會主義天堂原是一場騙局,曾經熱血的信念只能灰飛煙滅。在日本成長及生活的韓裔導演梁英姬,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搬上銀幕。在《愛之剝脫》裡有突破性表現的安藤櫻飾演女兒,整個故事從她的角度展開,日本潮界代表Arata則飾演闊別多年的兒子,連同曾編、導、演《窒息暴戾》一片的梁益俊友情客串演出北韓監控人員,三人在片中的互動十足精采。
高山上的三姊妹
導演:王兵
香港、法國
90分鐘
以長達9小時的紀錄片《鐵西區》聞名於世的中國獨立影人王兵,在充滿爭議的文學改編劇情片《夾邊溝》之後,以長達2小時半的《三姊妹》重返紀錄片領域,在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首映並獲獎。相隔幾個月,王兵又在鹿特丹影展首映片長僅1小時半的《高山上的三姊妹》(原名《孤獨》),雖是相同的題材和記錄對象,此片卻非前者續集,而是以另一種角度、結構,延伸討論同一個議題。
片中,王兵持續關注年齡分別是10歲、6歲和4歲的雲南山區留守兒童(母親行蹤不明,父親外出做工)缺乏強烈戲劇轉折的生活日常。王兵的每一個鏡頭,看似平靜,卻又銳利得彷彿能侵入靈魂般,直視雲南大山深處的貧窮無望。
法外見真情
導演:侯貝‧葛地基揚
法國
107分鐘
尚‧皮耶‧達胡桑與亞希安‧阿斯卡希德飾演一對生活單純、行事正直的夫婦,丈夫因為不想扭曲自己堅信的真理不惜提早退休,原打算與妻子一同遊山玩水安享晚年,卻因一樁意外事件導致畢生積蓄被洗劫一空。破案之後,他們發現歹徒竟是舊識,兩人的人生哲學遭受極大挑戰……
幻想香港
導演:羅維明
香港
73分鐘
知名影評人羅維明執導的《幻想香港》,這個有趣的片名令人想起《否想香港》,一本1997主權移交前後名噪一時的文化研究文集。「我經常做著同樣的夢,我的車子在山上拋錨,港督府、中國銀行、匯豐銀行,就在背後……」《幻想香港》始以頗富詩意的篇章描繪攝影師進出現實及夢境中的中環,終以較粗糙的手搖鏡記錄「80後」青年圍坐立法會抗議特首曾蔭權提出的「政改方案」。羅維明以如夢似幻的半紀實影像,佐以各式各樣的符號、隱喻和象徵,浪漫、懷舊、感傷、卻也尖銳地成就了一個本土港人之夢,這是他對於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私人小結。
暖冬
導演:鄭闊
中國
102分鐘
2009年7月,北京市朝陽區將近20個藝術區因城鄉一體化政策而被列入拆遷計劃,開發商相繼貼出「騰退令」,要求原已簽訂長期租約且投下資金裝修的藝術家們即刻無條件搬離,不從者遂以斷水、斷電相逼。
各藝術區相繼成立維權小組、輪流值班抵禦開發商的夜間強拆策略、派代表去各級政府上訪,甚至在拆遷現場進行行為藝術創作,展現中國當代藝術界罕見的對等與團結,是謂「暖冬計劃」。
鄭闊除了捕捉藝術家們堅守立場勇敢抗爭的第一手畫面,也記錄維權背後的紛紛擾擾。開發商在各界壓力下發放賠償金,表面上皆大歡喜,鄭闊的鏡頭卻明晰如鏡般映照出人性的複雜、自私和軟弱。
這部傑出的作品,從政經脈絡、創作自由、民主人權、英雄崇拜等不同角度切入,在激進/保守、妥協隱忍/揭竿起義之間反覆辯證,值得關注台灣都更議題的朋友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