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遊戲基地新聞
 
Want new traffic sources?

Download a copy of our complimentary eBook today, and read about sources that most marketers are not aware of.
From our sponsors
前進小巨蛋!Garena賽事推廣部總監揭露《英雄聯盟》台灣電競發展秘辛
Aug 27th 2013, 13:57, by nakedjehuty ( 蓋子™ )

  《英雄聯盟》將於 8 月 29 日首次於台北小巨蛋舉辦 Garena 超級聯賽 GPL 2013 總決賽與 Season 3 台港澳預選冠軍賽,也是台灣首次有電競賽事則於一般提供給演唱會等用途的場地作為賽事場所,遊戲基地 GNC 特別在開賽前夕,專訪 Garena 活動暨賽事推廣部總監陳文鴻(Hank),談論關於《英雄聯盟》電競賽事對於玩家社群、選手及戰隊經營者的心得分享。


Garena 活動暨賽事推廣部總監陳文鴻(Hank)



英雄聯盟》電競賽事與玩家社群


Q:在去年於世貿的G1大賽中得到了什麼契機,才有此次推動《英雄聯盟》前進小巨蛋的創舉?
Hank:2012 年 5 月 5 日的 GPL 開幕賽的兩萬多人到世貿一館的五萬多人,這個倍數超出一般估計的1.2~1.5倍,我們驚訝於觀賽玩家的數量是倍數成長,了解到有讓玩家觀看比賽的誘因,不過也得承認五萬人的數量讓任何單位都很難辦的完美,去年的流程是順利的,但入場上有所瑕疵。


2012 G1 大賽盛況


  觀看賽事的活動不可能在戶外舉辦,而在室內則有進場觀看比賽以及場外及室內資訊不一的問題。從G1 的觀眾基數來看,我們覺得可以提昇賽事的質感。因此小巨蛋這次的定位上,是讓玩家來看一場高規格的表演,我們是以演唱會規模在籌劃這場賽事,近似於騰訊在上海全明星賽的規模。


上海全明星賽會場


  這次的小巨蛋其實可以提供一個想舉辦電競賽事的所有人一個經驗來了解台灣玩家對於付費觀賞比賽的意願及願意花多少費用在觀賞賽事上,這從來沒人試驗過,尤其這次票價一次就上探兩千元,雖然小巨蛋入場票銷售率高達九成,但我們也會想,如果沒有送出價值三千的福袋,是否還能有這樣的成績。相信玩家也可以知道我們在這場比賽已經是賠本舉行。但我們就是想讓賽事質感能夠提昇,也藉此讓玩家知道 Garena 對電競的投入程度,作為起一個帶頭作用,也想知道玩家對於電競的認同感。12 月 7 日在南港展覽館也會再度舉辦G1大賽,那時候也會是一次考驗。

Q:觀察《英雄聯盟》國內外玩家觀眾對於電競運動的支持方式,其中有何不同?
Hank:我覺得現在的電競環境有個問題是太過度短期操作,讓觀賽的心態較為不成熟,不是作為運動這種常態性的看待,而比較偏向粉絲向得讓自己支持的隊伍非贏不可。像歐美電競運動已經行之有年,對勝敗已經平常心看待。


  但戰隊也需要做出努力,過去在各種行動方針上沒有與玩家有良好溝通,今年在 TPA、TPS 的事情上我們有觀察到了這點。未來將會朝向釋出更多組織方針、選手晉升以及選拔任用的過程告知給玩家。我認為只有經由透明化的資訊才能讓玩家理解,更平常心的看待賽事,當然賽制規則也得更公平,不讓玩家流於意識形態的抗爭。

Q:《英雄聯盟》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中的言論是否真的會影響電競風氣及方向?
Hank:對選手與經營者來說都是作為參考,我們都有在關注 PTT LOL版、基地 LOL 專區、LOL哈拉版的社群狀況。可惜的是網路論壇目前普遍有許多素質較差的言論,並未對自己的言論作太多承擔,玩家多會在言論上強烈表達立場,比較不客觀,有近九成的言論都是無意義的性質,但是當聽到比較有建設性,無論是否負面的言論我們都會去多作了解,列為一種參考。我蠻訝異有些玩家的對於當今賽事的走向的推敲能力,對於電競的觀點有許多我們驚訝的地方。

  對大多是學生出生的電競選手來說,對於這些網路輿論一開始不能適應,這是他們必須克服的問題,我們也協助他們試著去調適,釋懷,聽取那廣大言論中具有建設性的一部分。

Q:雖然上海全明星賽時台港澳與東南亞劃分同一區,但從這次 S3 台港澳預賽看來,下一次的全明星賽是否有機會如玩家所願讓台港澳獨立一區進行投票?
Hank:其實經營《英雄聯盟》電競運動來說好玩的一點是,你永遠不知道原廠在想什麼(笑),所以在下決策的時候都得承擔後果,在全明星賽時很單純就是要五個有名氣選手,而且要各隊伍湊在一起,Garena 是負責東南亞區域的部份才會以線上票選方式來決定,但當知道全明星賽關係到S3 門票名額,其實是覺得有點設想不夠週到,似乎應該分為台港澳區讓台灣有機會多一個名額。不過只能說 Riot 在這兩件事情上就是分開看待,S3 跟全明星賽是兩回事。


Q:是否有機會如玩家期望安排《英雄聯盟》台灣隊伍與韓國、歐洲進行的線上選手對線、電競聯賽?
Hank:坦白說隊伍私底下都有對練,但基於戰術考量所以不適合公開於檯面上,為了要隱藏戰術利於在區域決賽甚至是世界賽發揮。在 Riot 的全球佈局上,是希望落實區域聯賽各自經營,進行跨區域的聯賽是有違 RIOT的方針,就像去年 IPL5 的狀況一樣,後來就停辦了。


M5 在台灣玩家心中有不小的影響力



從經營者看《英雄聯盟》的電競選手


Q:玩家可以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有成為英雄聯盟》電競選手的資質?
Hank:現階段電競選手缺乏的的就是抗壓性,包括吃苦耐勞、服從團體、體力、自制力等方面。另外多從學生轉為職業選手也會缺乏社會化歷練與認知,會有「我爽就好、我最強」欠缺團隊合作的想法,我們甚至覺得當兵操練後體驗團隊生活的選手會更好。

  選手的技巧實力對我來說,團隊默契反而更重要,就算單兵能力強也不能獨攬大局,注重合群性、服從性,能站在團隊去想的選手才是更好的,而在現行倉促成軍的選手缺乏給予這類的概念,只知道要贏要更強,但五個人能夠配合無間的情況才是最強的。  


Q:《英雄聯盟》目前的電競環境,對選手的生涯規劃有什麼影響嗎?舉例是否有其他發展方向?
Hank:看是選手如何看待職業生涯這件事情,例如職業球類運動,如籃球、棒球而言,不可能打一輩子,是社會歷練的一部分,對電競也是一樣。遊戲廠商該做的是延長遊戲壽命,並投入經營電競運動。選手該認知的的是在這段時期,能積極投入賽事努力。任何選手在比賽上會有打不好的時候,這也是選手自己該體認到的地方,也必須隨著遊戲的 Meta 來適應新打法。如果說打一兩年不適應就離開,這也是只能說是歷練的一部分,身為選手不能該有讓廠商養一輩子的依賴心態,

  而選手在電競生涯中可以試著發掘更多面向,例如企劃能力,以便將來也許會進行賽事的企劃等等。電競可以發展的路其實很廣,從領隊、經理、進入公司擔任遊戲企劃、測試、客服等等據我所知都有。只是這是否為選手想要的。


企業如何經營《英雄聯盟》戰隊


Q從經營《英雄聯盟》戰隊的過程中後有什麼心得想分享提供的?       
Hank:戰隊一般都是從網咖比賽出發,慢慢的有所表現,接著開始被賞識,而有贊助商贊助出賽,但這些都是需要一個舞台來支撐來持續發展,像是早期的 WCG 就是個例子。而 TPA 的成立並不像一般戰隊那樣從底層開始,它所成立的目的有點類似是一個帶頭示範,為了呼應 Riot 舉辦世界大賽的布局,各個區域就自組一隊職業隊伍,進行東南亞區聯賽促成了 GPL 舞台的誕生。

  為何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打造職業隊伍和舞台,是因為如果在什麼舞台跟賽事都沒有狀態下,跟玩家們談這些事情就是一場空談,所以我們採用反向操作的方式來促成整個 GPL 的產生,告訴玩家們未來的舞台或是夢想就是在這,才能帶動整個電競的正式運作。

  沒有一個榜樣的話,很難讓玩家認同,而 GPL 的出現就像是個棒球的職業殿堂,我們公司作為起頭耕耘的結果,現在廠商就如雨後春筍一樣,開始贊助戰隊來參與聯賽。

Q:從經營職業戰隊來看,賽事如何提供業餘戰隊更多幫助?
Hank:我們有注意到早期《絕對武力》的國手,為了維持資金,到處參賽賺取獎金。這差別就在練習時間,職業選手有贊助商打理一切不需擔心資金問題,只要專注在賽事與隊伍磨合。業餘選手也會得到贊助商支援配備,但現在玩家普遍都會自備不錯的設備之下,配備的支援已經不是這麼重要,業餘選手需要的是可以運用的資金,來幫選手處理一些集訓上像是租房子之類的所需的花費,我們在規劃台港澳聯賽,會有二十萬補助金,增加練習時間,

  更從本質上來說,一開始贊助商所贊助的戰隊成員不一定是最佳陣容,分分合合難免,企業經營的戰隊其實是以品牌為主。甲組聯賽的戰隊就不同,那五人會有革命情感,少一個都不行,所以這兩種在本質上組成就會有差異。


Q:《英雄聯盟》如何吸引更多的廠商投入培養電競職業隊?
Hank:廠商贊助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廣告效果,這是很現實的,而如何去彰顯這些廣告效果,是我們現在開始要做的事,若廠商投資於電競戰隊卻沒有回報的話,是很難維持的。不設法讓廠商贊助戰隊商品廣告效益增大,則很可能會導致廠商只願意投資高端隊伍,像是前三名的隊伍,表現好就在持續加碼,但這樣的效果一下就沒了。

  我們未來不只是在設法增加戰隊的能見度,同時也是為了選手們的夢想,運用《英雄聯盟》的社群、通路、比賽,戰隊本身成為媒介,讓戰隊帶動社群,進而提升廠商廣告效益,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戰隊能夠獲得廠商贊助,進而打造出一個良好的互動模式。

  而至於是否有打算要協助廠商代管戰隊這部分,我們目前是沒有這個想法的,因為代管本身所承擔的壓力實在太大,Garena 本身對於贊助廠商電競的主要協助方式,還是在於推薦選手、教練、經理人和台港澳賽事補助金這部分,立場比較偏於提供能發揮的舞台。

Q:Garena 往後還會增加其他職業隊伍?目前環境多少職業隊伍來說會較為健全?
Hank:不會,自己養一堆隊伍不會有意義,我們是創造一個球場,讓各隊來報名。如果球員兼裁判這樣的經營是太過封閉的,以營運角度來看,採開放制讓越多隊伍來參與賽事當然越好。外界會有我們有球員兼裁判的錯誤看法,但 TPA 對我們來講就是設立一個戰隊經營的典範目前已經達到目的,定位與 GPL 類似。
  至於多少隊伍,要看企業投入的程度,不是看市場的比例,因為其實台灣《英雄聯盟》的市場很大,但戰隊數量不成比例。有些區域市場小卻有很多隊,感覺就是硬推出來,比較偏向表演性質。我們要的不只是表演,是要有這樣的市場去支撐,以目前環境來看,六個職業隊伍就差不多了。Garena 現在不注重於數量的多寡,而在於賽事的質量,由 GPL 就可以提供相當數量的隊伍競爭,我們對於眾多隊伍的資原以及媒體曝光量也會是同等對待。


Q:既然 TPA 已經達到了你們當初想要的拋磚引玉效果,未來有可能釋出給其他戰隊經營?
Hank:我認為TPA、TPS 應該獨立經營自己的品牌,而與 Garena 的連結性更弱一點,單純是個職業戰隊,而非 Garena 特別獨厚推廣的戰隊,如果有企業想經營 TPA、TPS 也歡迎。

台港澳聯賽增強 GPL 賽事張力


Q:Garena 將如何增強目前 GPL 的賽事強度?
  GPL 這兩年我們有發現到實力差距的問題,因各國開發程度有差,台灣在經營電競這部分已有一段時間,而喜愛玩 Dota 類型的玩家數量也是相當龐大的,自然就會有比較多好的選手出現。而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等地區,可能是基於《英雄聯盟》遊戲本身在這些區域並沒有DOTA這樣的熱度,或是玩家數量並不多,導致他們強力職業隊伍出現的機率就沒那麼高


  但也有部分區域開始逐漸成長,越南《英雄聯盟》的熱度表現是以 2、3 倍的速度再成長,猶如去年的台灣狀況,現在開始所有GPL參賽國都會舉辦區域預選,不再是單純找五個人來打,各區選手實力就會被提昇。

   9 月 5 日開始的台港澳聯賽,就是區域聯賽,,包括了甲組、網咖聯賽約有十二隊伍,我們會取前三名參與 GPL,其他國家也會有這樣的遴選資格賽制,如此一來進行 GPL 賽事時,就會具有像LCS一樣規模的賽事,也不排除之後可讓 GPL 成為 S4 世界賽的資格賽。

  玩家都希望從公平賽制中選出最強的隊伍,Garena 也了解這點,所以東南亞整合勢在必行,去年還沒辦法這樣作因為 GPL 正在進行中,無法中途改變規則。在前期我們以 GPL 讓大家瞭解到《英雄聯盟》可以舉辦這樣的賽事,才會有後來各個地方的聯賽,GPL 是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角色。未來 GPL、台港澳聯賽,會有類似 LCS 那樣的積分賽制。


Q:Garena 推動《英雄聯盟》電競聯賽,從 GPL、網咖積分賽以及即將登場的台港澳聯賽,業餘選手如何從這些賽制中展露身手?
Hank:那甲組具有長期的賽制與積分,提供玩家自組隊伍,甲組分北中南舉辦,選手可以從這些賽事中被發掘實力。我們會希望業餘選手踴躍報名甲組聯賽,從中了解電競運動,並培養電子競技實戰經驗。因為在電腦前與比賽時畢竟還是不同,如果單從玩家在遊戲中的天梯成績來判定會有其風險,選手應該在甲組時期就可以學習如何與戰隊磨合。

  每次的台港澳聯賽都會邀請北中南的冠軍隊伍參加預選,如果在台港澳聯賽中打的好。就可以晉級GPL。積分制近期就會說明,已有規劃中。我們不會說業餘選手就沒有機會參與大型賽事,但機會較低的原因還是因為資金問題,需要集訓的五個選手,單靠個人的自制力是不夠的,我們會希望有贊助商加入經營戰隊。

  業餘選手可以透過甲組聯賽的舞台發揮,或者是被 TPS、TPA、AHQ 這樣的職業戰隊遴選為職業選手。對我們的立場而言,將好的選手都留給自己,對推廣電競沒有意義,我們會引荐好選手給各戰隊。


未來展望與看法


Q:從今年的亞室武運來看,你認為《英雄聯盟》是否有成為奧運項目的資格?
Hank:會以平常心看待,畢竟成為奧運與否對玩家來說都太遙遠,電競還是要以區域聯賽為起步,現今的世界賽如 S2,就有來自各國的職業隊伍參賽,要跟這些隊伍抗衡其實需要加強選手的磨練。去年 TPA  的成功,部份歸功於沒有被各國隊伍針對,而且隊伍有自己獨特的戰術,才有奇蹟般的獲勝,但往後來說,唯有磨練出更多強隊與選手,才能夠對抗這些已經發展電競運動已久的國際隊伍。

Q:台灣目前《英雄聯盟》電競發展最需要的是什麼?你如何看待台灣電競的未來發展?

Hank:電競產業跟一般職業球類運動差異點在於,球人人都可打,沒有什麼著作權的問題。但遊戲就會被看待受益者是誰,當然就會指向遊戲廠商。那政府有什麼義務幫遊戲廠商賺錢?我們認清這樣的現狀,所以不期待政府有什麼幫助,再來政府背書只是替賽事加分,屬於行銷手段的一環,最終還是回歸到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們才投入大量資源在電競賽事上。我們敢作其他廠商不敢做到的,但這最終的確屬於商業行為,我們也不避諱的向玩家說明,他們來玩遊戲就是讓遊戲發展更好。

本篇新聞相關連結:
※《英雄聯盟》基地專區
※Garena 電子競技中心
※ GPL Final X Season 3 台港澳資格賽官方網站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m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