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藝文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藝文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藝文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星博物館 展星國動亂與變遷
Nov 3rd 2013, 07:58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新加坡3日專電)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展出1950到1970年代新加坡藝術家的作品,呈現新加坡在動亂年代中的政治、社會與文化景象。

配合新加坡雙年展,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從10月中到明年3月16日,展出「變遷.萬畫」(A change World:Singapore Art 1950s-1970s),與雙年展以當代藝術為主不同,「變遷.萬畫」主要呈現新加坡在二戰後獨立初期的藝術作品,以油畫和水墨畫等傳統藝術為主。

一踏入展館第一幅畫,是新加坡藝術家劉抗在1967年的作品「國慶日」(National Day),國家博物館典藏部副研究員譚迪允說,1967年新加坡剛獨立兩年,是一個充滿變動的時代,畫中繽紛的顏色呈現出對未來的希望和疑問,各人種與建築物也呈現新加坡的殖民歷史。

當時的藝術家關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蔡明智的「鐵路工人」,清楚刻劃工人的筋骨與眼神的茫然憔悴,譚迪允說,這除了呈現勞動階層的辛苦,也反映當時新加坡對未來的徬徨和認同感。

許錫勇的「波東巴西的排水系統」和朱慶光的「人民飯廳」,則畫出新加坡早期的甘榜生活和小販中心,刻劃出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細節。矛盾與衝突也是藝術家的畫作目標,許錫勇的「他們來了」呈現街邊小販與稽查員間的緊張情勢,顯出藝術家對弱勢族群的同理心。

除了對未來的徬徨,展品中也有1950年代獨立前新加坡面臨的動亂,像林學大的「動亂」,畫出1954年華校生反對國民服務法的示威,和1955年福利巴士工潮等重大抗爭,反映動亂時代的政治鬥爭和意識型態衝突。

新加坡現在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藝術品則呈現了新加坡過去的文化發展脈絡,蔡名智在1959年做的「國語課」,畫出一群學生在學馬來語的景象,新加坡在1959年獲得自治權時,社會就激烈爭辯過用什麼語言當國語,當時自治政府希望推廣馬來語做國語,展現當時新加坡想隸屬馬來西亞的意願。1021103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Media files:
20131103000073M.jpg (image/jpe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m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